來源:TechWeb 責任編輯:李琦
幾年前,廣東一所高校的幾個大學生做過一項實驗:用鋼針刺穿1+5塊并聯磷酸電池組,1塊被刺,另外5塊不刺,但與被刺那塊并聯,后來試驗臺一度崩潰,最高溫度飆到442℃,當時即便有一打雞蛋估計也能熟個透。
學生們解釋,把另外5塊做并聯,目的是模擬電池模塊內部的工作情況。只刺一塊,是因為當時選用的磷酸鐵鋰所釋放的能量,已經到了實驗室能承受的極限。
東莞一家賣動力電池檢測設備的廠商,要求客戶在做刺穿實驗時不少于5塊蓄電池串聯,刺穿時要至少穿透3塊,如果達不到這兩個數字,實驗沒有做的必要。
刺穿實驗中,作為對照組,有一組三元鋰電和一塊傳統磷酸鐵鋰。我們熟知的三元鋰電池,單塊標壓3.6v,滿電約4.2v,常見形態有兩種:薄片軟包和圓柱。
看這個厚度,應該是多個軟包三元鋰疊放起來、同時并聯,可以肯定的是里面不只一塊,實驗中刺后燃爆。磷酸鐵鋰,常見形態類似磚塊,標壓3.4v。實驗中,只見到一塊,刺后噴出滾滾白煙,雖然沒有起火,但威力可見一斑。
那么,實驗中的比亞迪“刀片電池”刺穿了幾塊呢?一塊。
按照「對照試驗」原則,比亞迪烤蛋(刺穿)實驗系統誤差很大,沒有消除非對等條件及控制變量。除了“蛋清400℃會變白”外,我們得不到任何科學的結論。
很多看完比亞迪電池發布會的人,會無意識的在腦海中為“刀片電池”與“永不自燃”畫上了等號。“前兩顆蛋浴火重生,黃白兩道分明,成熟了,最后一顆靜靜地躺在那里,仍是曾經那個少年,沒有一絲絲改變。”王傳福等人向我們植入的觀點是:“刀片電池”安全。因為人們只看到刺穿后的刀片,沒有燃燒、高溫,卻沒有想過這樣的對照是否科學、是否具有可對比性。人們一旦想到危險,想到自燃,會不由自主的追求一種帶有安慰性質的解決方案。
此前比亞迪計劃于2022年將動力電池業務拆分上市,目標鎖定科創板。拆分上市有三個好處:一,母公司開心:母公司在子公司的獨立估值中獲得溢價收益。二,老股東開心:若子公司業績差不掙錢,母公司受牽連,拆分后,風險成本分攤,誰都不影響誰。眾所周知,老股東不愿意在穩定收益上添加風險,熱切關注年底分紅。三,投資者開心:交易信息透明、弱化關聯交易,獨立估值。拆分之后的公司需要考慮:新業務是否盈利,是否能為母公司帶來正向現金流,如果沒有,那么子公司更像為母公司提供新的融資場所,甚至的延長貨款,對沖財務壓力的傀儡。
科創板有條規則就是,無需三年連續盈利,只要估值足夠便可遞交材料。所以,未來需要比亞迪慢慢解釋:拆分后,具體什么業務會轉移到弗迪工廠?什么業務留在比亞迪?
創業不易,即便做到是世界前三,未來仍面對巨大不確定性。加上這幾天石油價格暴跌,新能源還吃香么?石油暴跌可能是繼2019年補貼退坡后的另一次洗牌。好消息是,國內走出獨立行情,鎖死了油價,不允許再降。
汽車消費方面也在尋求刺激,有些地方已經放寬了號牌,有些地方即便撤回了公告,仍可看做未來很長一段時間,適量放寬的苗頭。
近日國務院將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的政策延長2年,這對于國內鋰電廠商而言,無疑是另一大利好。
近日,成者再次推出新款掃描儀--Aura Plus旗艦版。
北極光科技網于2018年正式上線。秉承“專注、溝通、領先”的媒體理念。
可是,就在小編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,發現以前保存的資料零七八碎,散亂不堪;如何把他們放到同一網盤里規規矩矩地歸納備份起來,就成為了新年選擇的重中之重。
今天,搜狗公司正式發布S1、E1兩款AI錄音筆新品,還與故宮宮廷文化合作推出了S1和C1 Pro兩款產品的故宮宮廷聯名款。
和奔馳、奧迪等豪華品牌相比,寶馬近些年來在電動車上的速度要慢了不少。
標致作為法系車的代表車企,雖然較早的進入中國市場,但在國內的品牌運營方面同大眾、豐田等頭部車企存在一定的差距,導致如今銷量也是每況愈下,在國內車市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弱。